
最近,印度对滞留在本国国际机场的英国皇家空军F-35B隐身战机的耐性似乎正在渐渐消磨。尽管英国的专业维修团队已经赶赴现场,协助修复这架战机,但它似乎遭遇了一个极其严重的技术难题。尽管已经过去了超过两周的时间,维修进展缓慢,且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。英国技术团队目前表示,最终可能不得不将这架战机拆解成零部件,然后通过运输机将其空运回英国。这一事件暴露了F-35B在技术层面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致命缺陷。
滞留印度的F-35B战机
这一切要追溯到6月14日晚上9:30左右,当时一架隶属于英国皇家空军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的F-35B正在印度洋上空执行常规任务。突然,战机遭遇了异常的天气状况,并且出现了技术故障,飞行员确认无法安全返回航母。战机的驾驶员名叫Freddy,出于隐私保护,媒体未披露其全名、军衔或其他个人信息。事故发生时,印度洋正处于季风季节,强降雨和极低能见度给飞行带来了极大挑战。经过一番努力,飞行员最终确认,战机无法继续安全返回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,且在等待降落的过程中,飞机已经在空中盘旋了很长时间,几乎耗尽了所有燃油。
展开剩余76%F-35B在执行短距起飞/垂直降落(STOVL)模式时,燃油消耗极为巨大,尤其是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飞行时,燃油管理极其困难。而由于起飞时燃油量本就不足,飞行员不得不向指挥中心申请紧急降落。在得到批准后,飞行员通过国际航空紧急频率发出了求救信号,印度空军的空中指挥系统立即发现信号并与其取得联系。最终,印度迅速协调了空管资源,成功将这架F-35B引导至机场安全降落。幸运的是,距离英国空军训练位置100海里左右的特里凡德朗国际机场具备接纳军用飞机的能力,为这次紧急降落提供了关键帮助。
战机降落后的维修困境
降落后,原本的情况应该非常简单:只需为飞机补充燃油,给飞行员提供休息的地方,等天气好转后再继续飞回航母。然而,6月14日这架F-35B迫降后,英国皇家海军随即派出了一架AW-101直升机,将一个3人的维修小队送到印度机场进行检查。维修人员很快发现,这架战机的液压系统出现了严重故障,而这也使得战机的返航计划不得不被取消。
从6月15日至6月17日,这个三人小队反复对飞机进行检查和修复,但始终未能解决液压系统的问题。英国媒体报道,维修团队尝试过至少四次让战斗机复飞,但每次都失败了。鉴于维修工作持续无果,英国方面决定派出一支更加专业的工程团队,从本土带上更精密的设备和工具前往印度进行进一步修复。不过,关于人员数量和抵达时间,英国方面并未透露太多信息。到了6月26日,这架飞机已经在印度机场滞留了整整12天,停放在机场的4号停机坪,并由印度的安全团队提供全天候武装保护。印度曾提议为飞机提供机库或临时遮蔽,但英国方面拒绝了这一提议,理由是担心这架高度机密的战机会泄露敏感信息。因此,这架F-35B就在印度的季风天气中,任由风雨侵蚀。
液压系统故障的影响
液压系统是现代战斗机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,涉及到升力风扇、舵面、起落架等关键控制部件,一旦发生故障,将严重影响飞机的安全性。更复杂的是,液压系统的修复需要高度专业的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修复。更为糟糕的是,由于战机降落时燃油几乎耗尽,通常情况下这种低燃油状态下的引擎可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。如果引擎也出现问题,那么修复的难度将大幅增加。英国方面提到,可能需要将这架战机拆解后运回本土的解决方案,正是反映出这次修复工作远比想象中的困难。
F-35B面临的技术难题
F-35B的技术问题在极端天气中显得尤为突出,这虽然听起来有些让人难以置信,但这也并非首次曝光。早在去年,俄罗斯就通过一次泄密事件披露了F-35系列存在857项技术缺陷,其中7项被认为是非常致命的。这次液压系统的故障,也正是在F-35系列的技术短板中有所体现,尤其是在极端飞行状态下,F-35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此外,不仅是大雨或大风,低温环境中F-35的电池也容易出现问题。
F-35B的可靠性在长期使用中也表现欠佳。尽管技术手册中要求其可靠性达到65%,但在实际使用中,英国发现这一数据大约只有50%左右。这一数据显著低于预期,暴露了F-35B在海外部署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后勤和维护挑战。英国本来打算通过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进入亚太地区展现军力,没想到在进入南海之前,就因为F-35B战机的故障让其陷入困境。正如一些网友所言,英国皇家海军既然连这种基本的战机维护问题都解决不了,却还敢四处挑衅,实在是自不量力。
此次事件无疑为F-35B的技术可靠性和后勤支持能力敲响了警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